|
肥料中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危害有多大?肥料中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危害有多大?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采用人工合成和提取的,低濃度即可影響植物內源激素合成、運輸、代謝及作用,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化學物質。在我國,植物生長調節劑歸屬于農藥管理,有著嚴格的審批流程和使用方法。 化學肥料,是指能改善和補充作物營養,解決作物因缺素原因導致的生理性病害,并能提高農作物產量,或改善農產品品質的無機混合物料?;瘜W肥料包括復合肥、復混肥、摻混肥、尿素、硫酸鉀、二銨、各種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植酸水溶肥(沖施肥、滴灌肥、葉面肥等)、特肥等,統統歸屬于肥料管理。 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化學肥料,二者有著不同的作用和方向,國家對農藥和肥料的管理也截然不同。 由于植物生長調節劑歸屬于農藥管理,所以一般申報一個植物生長調節劑農藥登記證,少則幾十萬,多著幾百萬,而申報一個肥料登記證的費用,一般在2-3萬。所以,在利益的驅動下,會導致一些不法廠家鋌而走險,生產一些以肥代藥的產品,在市場上賺取不當利潤。 以肥代藥的產品,在推廣和應用上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誤導:一些廠家利用一些農戶對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的模糊認識,利用肥料登記證,在生產的產品中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后,直接在標簽上標明該產品具有矮化植株、控制旺長、增產、抗逆、?;ū9茸饔?,導致了許多農戶將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是葉面肥混為一談,甚至連一些經營者也存在認識上的混淆。筆者曾到訪東北的一些客戶和種植大戶,在和他們談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時候,他們直接就將其說成是葉面肥,說明在很多地區的經營者和農民,長期被這種認識所誤導,在思想和觀念上對農業種植形成一定的危害。 二、增加潛在的使用風險:植物生長調節劑按照農藥登記使用,在包裝上都有明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經銷商和農戶在使用時都會按照使用說明使用。但是在現實中,很多農戶會將植物生長調節劑搭配葉面肥一起使用。而這些葉面肥產品,如果在其中添加了植物生長調節劑,由于他們不能在、也不會在產品包裝上直接說明添加的調節劑是什么成分,多少含量,所以一般經營者和農戶并不知道屬于那一種調節劑,而多數農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般只當做補充作物營養的產品。如果種植戶同時使用了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包含同一種調節劑成分的葉面肥,而他們卻又不知情,就會形成這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重復使用,導致所使用的有效成分含量的增加,最終可能導致農作物的使用風險。河北曾出現一個案例,棗農在使用了添加了植物生長調節劑--赤霉素的肥料以后,在花期又使用了?;ū9某嗝顾卣{節劑,結果造成赤霉素用量重復和過大,直接導致棗樹落花嚴重,最后以生產肥料的廠家和經銷商共同給棗農賠款結案。 三、造成農作物的直接危害:一些生產大肥的不法廠家,為了提高肥料的速效性,讓農民在短時間內能看到使用其肥料的效果,在一些復合肥、水溶肥(沖施肥、滴灌肥)中直接添加了促進生長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胺鮮酯、復硝酚鈉、萘乙酸鈉、蕓苔素等,農戶在使用了這些大肥后,對蔬菜類作物,會導致苗期生長過快,虛旺,莖節長,苗弱等現象,不利于形成壯苗。對果樹類作物,會導致在生長期出現冒條,營養生長過大,長枝多等現象,該停長的不停長,前期不利于花果的營養積累,后期導致果實貪青晚熟、秋條增多,不利于過冬。在山西運城果區,水溶肥的用量較大,廣大果農早已明確認識到在肥料中添加調節劑的危害,所以在選擇水溶肥料時都會看一看、聞一聞,許多經銷商也會拒絕在肥料中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廠家和產品。這樣對肥料廠家來講,反而是得不償失。 四、對農資市場的危害:由于肥料廠家的環保壓力小,產品登記相對簡單,登記費用低,所以企業的運行成本相對于農藥企業來講會低很多,因為產品生產的成本低,所以在市場上銷售的價格就低,這樣就對農藥生產廠家形成了巨大的價格競爭壓力,導致農藥生產廠家和肥料生產廠家不在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下競爭。而農藥廠家為了保市場,不得已只能降低產品價格,產品價格的降低,不同程度會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企業形成惡性循環,嚴重損害了農資市場的健康發展。
文章分類:
技術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