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用途
有機酸螯合鎂作為微量元素營養劑,用于農業、林業、牧業或其他經濟作物??蓮V泛用于生產水溶肥、葉面肥、沖施肥、滴灌肥等新型肥料和植物營養調節劑以及螯合型復合肥。
產品特點
1、純度高、雜質少:Mg含量高達13%,用量少,性價比高。
2、溶解快,滲透性強,易吸收。
3、分子量小,化學性能穩定,與其它元素拮抗作用小。
4、混配性好:pH偏酸性,與中性或酸性農藥有很好的混配性。
5、活性高,補鎂效果明顯。
6、安全無公害:使用后對農作物、土壤、空氣均無殘毒,同時可利用螯合作用原理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
鎂對植物的作用
鎂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中量營養元素,與植物體內生理反應和細胞組織結構發育有關,是構成葉綠素的主要礦質元素,直接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糖、蛋白質的合成,它在植物體生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它的缺少會給植物生長帶來不開彌補的危害。
植株中鎂是較易移動的元素。缺鎂時,植株矮小,生長緩慢,先在葉脈間失綠,而葉脈仍保持綠色;以后失綠部分逐步由淡綠色轉變為黃色或白色,還會出現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紫紅色的斑點或條紋。癥狀在老葉、特別是在老葉尖先出現;隨著缺鎂癥狀的發展,逐漸危及老葉的基部和嫩葉。
缺鎂癥狀
馬鈴薯、番茄和糖用甜菜是對缺鎂較為敏感的作物。菠蘿、香蕉、柑橘、葡萄、柿子、蘋果、牧草、玉米、油棕櫚、棉花、柑橘、煙草、可可、油橄欖、橡膠等也容易缺鎂。
禾谷類作物缺鎂癥狀:
早期葉片脈間褪綠出現黃綠相間的條紋花葉,嚴重時呈淡黃色或黃白色。麥類為中下位葉脈間失綠,殘留綠斑相連成串呈念珠狀(對光觀察時明顯),尤以小麥典型,為缺鎂的特異癥狀。水稻亦為黃綠相間條紋葉,葉狹而薄,黃化從前端逐步向后半擴展。邊緣呈黃紅色,稍內卷,葉身從葉枕處下垂沾水,嚴重時褪綠部分壞死干枯,拔節期后癥狀減輕。玉米先是條紋花葉,后葉緣出現顯著紫紅色。
大豆缺鎂癥狀:
第一對真葉即可出現,成株后,中下部葉整個葉片先褪淡,以后呈橘黃或橙紅色,但葉脈保持綠色,花紋清晰,脈間葉肉常微凸而使葉片起皺?;ㄉ先~邊緣失綠,向中脈逐漸擴展,隨后葉緣部分呈橘紅色。苜蓿葉緣出現失綠斑點,而后葉緣及葉尖失綠,最后變為褐紅色。三葉草首先是老葉脈間失綠,葉緣為綠色,以后葉緣變褐色或紅褐色。
棉花缺鎂癥狀:
老葉脈間失綠,網狀脈紋清晰,以后出現紫色斑塊甚至全葉變紅,葉脈保持綠色,呈紅葉綠脈狀,下部葉片提早脫落。
油菜缺鎂癥狀:
從子葉起出現紫紅色斑塊,中后期老葉脈間失綠,顯示出橙、紅、紫等各種色彩的大理石花紋,落葉提早。
馬鈴薯缺鎂癥狀:
老葉的葉尖、葉緣及脈間褪綠,并向中心擴展,后期下部葉片變脆、增厚。嚴重時植株矮小,失綠葉片變棕色而壞死、脫落,塊根生長受抑制。
煙草缺鎂癥狀:
下部葉的葉尖、葉緣及脈間失綠,莖細弱,葉柄下垂,嚴重時下部葉趨于白色,少數葉片干枯或產生壞死斑塊。
甘蔗缺鎂癥狀:
在老葉上首先出現脈間失綠斑點,再變為棕褐色,隨后這些斑點再結合為大塊銹斑,莖桿細長。
蔬菜作物缺鎂癥狀:
一般為下部葉片出現黃化。萵苣、甜菜、蘿卜等通常都在脈間出現顯著黃斑,并呈不均勻分布,但葉脈組織仍保持綠色。芹菜首先在葉緣或葉尖出現黃斑,進一步壞死。番茄下位葉脈間出現失綠黃斑,葉緣變為橙、赤、紫等各種色彩,色素和缺綠在葉中呈不均勻分布,果實亦由紅色褪成淡橙色,果肉粘性減少。
蘋果缺鎂癥狀:
葉片脈間呈現淡綠斑或灰綠斑,常擴散到葉緣,并迅速變為黃褐色轉暗褐色,隨后葉脈間和葉緣壞死,葉片脫落,頂部呈蓮座狀葉叢,葉片薄而色淡,嚴重時果實不能正常成熟,果小著色不良,風味差。柑橘中下部葉片脈間失綠,呈斑塊狀黃化,隨之轉黃紅色,提早脫落,結實多的樹常重發,即使在同一樹上,也因枝梢而異,結實多的癥重,結實少的輕或無癥,通常無核少核品種比多核品種癥狀輕。梨樹老葉脈間顯出紫褐色至黑褐色的長方形斑塊,新梢葉片出現壞死斑點,葉緣仍為綠色,嚴重時從新梢基部開始,葉片逐步向上脫落。葡萄的較老葉片脈間先呈黃色,后變紅褐色,葉脈綠色,色界極為清晰,最后斑塊壞死,葉片脫落。